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动漫|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|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|香蕉亚洲视频在线

<pre id="zecde"><th id="zecde"><source id="zecde"></source></th></pre>
      1. 
        

          <track id="zecde"><tbody id="zecde"></tbody></track>
            <td id="zecde"><tr id="zecde"></tr></td>
            免費發(fā)布信息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網站地圖
    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 > 公益 > 涿鹿公益新聞

            涿鹿公益新聞

            下崗女工為孤寡老人辦“愛心食堂”

            發(fā)布日期:2013-09-20信息來源: 涿鹿好幫手點擊: 次我要評論()

             下午6點,云南省昆明市幸福家園社區(qū)的老人開始陸續(xù)來到“愛心食堂”打飯。

              “飯菜很可口”,71歲雙目失明的李用恩老人微笑著說。扶著他來的是另一位老人岳文武,他們都是這個社區(qū)的獨居老人。

              幸福家園是昆明市的廉租房小區(qū),共有1578戶低保家庭,其中6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有132位,他們中大多屬于特困人群,每月領取400多元低保金,其中50元左右要支付房租物管費。這些獨居老人大多沒有收入來源,基本靠低保,行動不便,也沒有親人的照顧。

              46歲的王蘭蘭,也是這個社區(qū)的低保戶,已下崗多年。每天與這些老人擦肩而過,總讓她心生焦慮。

              事實上,這些年,她一直照顧著社區(qū)里的一些老人,帶他們看病,幫他們買藥,給他們做飯,最多時一天要做8個人的飯。為此,她放棄了固定工作的機會,主要從事家政和月嫂工作,“這樣時間自由些”。

              2012年,她決定開辦“愛心食堂”,以最低的價格,讓社區(qū)里的孤寡老人有吃飯的地方。這一想法,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強烈反對:“食堂一旦開起來,就關不了啦。這是一個無底洞。”但是,王蘭蘭說:“相比農村的貧困人口,這些城市里的貧困老人更需要幫助,他們等不起。”

              這年的10月19日,靠著妹妹資助的4萬多元,王蘭蘭辦起“愛心食堂”。社區(qū)里130多名獨居老人和部分殘疾人每天在這里吃兩餐飯,每餐3元,一個月交180元。

              食堂從第一個月開始就出現(xiàn)了虧損。有的老人交不出180元,有的老人交不夠180元,無論什么情況,王蘭蘭都沒有將他們拒之門外,仍然頓頓三菜一湯,一葷兩素。食堂開張至今,已經有137人在此就餐,其中免費就餐的老人就有10個。

              9月2日,王蘭蘭在食堂墻壁上貼出的8月經營賬目顯示:本月出售飯卡111份,收入20310元,支出37057.74元 ,虧損16747.74元。

              “這是今年最少的一次虧損了。曾經有一個月虧損達到28000多元。”食堂里的義工“老二哥”說。60歲的“老二哥”是食堂11名義工中唯一的男性,每天他都要騎著自己的電動自行車去買菜。

              “愛心食堂”開張后,這里幾乎成了社區(qū)的“辦事處”:生病、停水、停電、門鎖開不了,老人們都來找王蘭蘭。

              在“愛心食堂”的樓上,有一間堆滿舊衣物的倉庫,這都是人們送到這里的。

              其實,早在2007年,王蘭蘭就是一個“名人”了。2005年,王蘭蘭15歲的女兒因尿毒癥去世。臨終前,女兒囑咐媽媽要多為別人做好事,希望媽媽不要難過,“因為我們的緣分只有這么一段”。她在一張照片后面寫到:“媽媽,請不要忘記我。祝你天天開心!”

              為了紀念女兒,為了讓自己有活下去的信心,王蘭蘭不再天天以淚洗面,她收集大量衣物,送到許多偏遠貧困山區(qū)的孩子們手中。為送這些衣物,她每年要花掉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運費:找搬家公司的車把衣物送到長途車客運部,運到目的地后,再找車送進山區(qū)。曾經有一年在云南怒江州送衣物時,因為車進不了山,王蘭蘭找了40匹馬和騾子,趕著馬幫將東西送到山區(qū)。

              這些運費,都是王蘭蘭做家政和月嫂積攢下來的。她的丈夫也一直支持著她,將工資卡交給她使用,有時甚至連買煙的錢都沒有。

              2007年,王蘭蘭被云南省婦聯(lián)評為“十佳感人母親”;2008年被評為“紅云紅河——昆明好人”;2011年,她到中央電視臺接受采訪,被評為“最美中國人”。

              人們把更多的衣物送到她這里,請她轉給山區(qū)的孩子。她從未抱怨過,只要人們送來,她都收下。

              王蘭蘭是個急性子,想什么說什么,常常得罪人。“不忍心看她一個人支撐愛心食堂,否則早和她翻臉了。”“老二哥”說。在“愛心食堂”里工作的“老二哥”,和其他10名義工沒有任何報酬,他們都是這個社區(qū)領低保的人,為了幫助王蘭蘭,他們放棄了打工,在食堂給老人們做飯,一周7天,一年四季,包括過年,沒有一天休息。

              從去年10月至今,王蘭蘭一邊繼續(xù)給山區(qū)的孩子送衣物,一邊到處“化緣”艱難維系著“愛心食堂”。“有時候沒米沒油了,我就給隔壁的紅云紅河集團的職工打電話,他們會很快送東西過來。”王蘭蘭合攏了雙手說:“這顆愛心,不是我一個人捧出來的,是大家一起捧著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