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日期:2018-12-23信息來源: 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點擊: 次我要評論()
水是生命之源,但很多人對喝水的時機似乎從未在意過,常是渴了才喝。實際上,在適當?shù)臅r候喝水不但能解渴,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風險。
早晨是人體生理性血壓升高的時刻,血小板活性增加,加之睡了一夜的覺,排尿、皮膚蒸發(fā)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,血液黏稠度增高。起床后飲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,從而降低血栓風險。一般來說,牛奶、果汁、冰水以及鹽水,都不適合作為早上第一杯水飲用,溫白開水才是最好的選擇。
晨練前后,不少人都習慣晨練后喝水,專業(yè)人士提醒,晨練前就應少量飲水,這能降低運動引起的脫水、血液黏稠的風險,從而有助預防血栓。氣溫高時,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,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。如果喝水太快,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,在腸內(nèi)被吸收,使血液變稀、血量增加,心臟不好,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(xiàn)胸悶、氣短等癥狀,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。
飯后不要立刻喝水,否則會沖淡、稀釋唾液和胃液,使蛋白酶的活性減弱,影響消化吸收。建議飯后半小時再飲水,200毫升左右,有助于緩解餐后的血黏度升高。但要小口小口地喝,否則頻繁、大量飲水容易造成胃脹。
上班族常常會因忙碌的八小時工作而忽略了飲水,從而給血栓的侵襲提供了可乘之機。建議這些人養(yǎng)成下班前喝幾口水的習慣,一紙杯的量就足夠了,別喝太多,否則容易在下班路上“尿急”。
睡前應喝兩口水再睡覺。因為當人熟睡時,體內(nèi)水分會丟失,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,血液黏稠度變高。臨睡前適當喝點水,可以緩解該現(xiàn)象,從而降低發(fā)生腦血栓的風險。此外,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邊常備一杯水,感覺口渴時馬上喝幾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