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日期:2014-01-17信息來源: 張家口新聞網(wǎng)點擊: 次我要評論()
能頂風冒雨、沐暑浴寒,幾千年站在大地上守望故地家園的,不是夸夸其談的人類,也不是土壘磚砌的城池,而是緘默無語的老樹。能證明涿鹿這種故地老土歷史悠遠亙古的,除了古籍上的珍貴文字、殘破剝落的厚厚古城墻與還保有古城、七旗、八卦古稱的老村郭,四散的已切割的所剩無多的戰(zhàn)國前窿冢墳堆,再有就是幾株參天凌云的老樹了。
在涿鹿山阿角隅古泉水邊城墻下,至今還蔥郁著黃帝楊、蚩尤榆等老樹,不用導游介紹,也不用當?shù)厝私庹f,就觀其縱橫半空的氣勢,參云摩天的雄偉,便知它已經(jīng)閱古歷今,活了不下幾百數(shù)千年了。樹下的黃帝祠、蚩尤廟等建筑已殘破,只有老樹緊緊抓著腳下的土地,孤獨地挺拔著,忠實地守護著這片故地家園,曾經(jīng)發(fā)生過的中原逐鹿的雄奇悲壯,詮釋著這塊土地中懷抱著的華夏文明發(fā)祥時的繁富輝煌。
在黃帝城南、黃帝泉邊的那棵老楊樹,四人合抱不住。傳說是四千七百年前涿鹿大戰(zhàn)后,軒轅黃帝擒殺霸占了泉水的惡龍時,插在泉邊的一把木劍,天長日久扎了根發(fā)了芽,長成了參天大樹。后人毀了它身邊的所有建筑,卻不敢動它一枝一葉。有人不信這個邪,往樹干上尿了一泡尿,結果大病了一場。前幾年一場風暴劈下來一截老枝,竟然一個人合抱不住,雖然空洞朽蝕的往下掉灰,也沒有人敢拿去當柴燒,至今橫在大樹下。
還有原蚩尤城現(xiàn)在的龍王堂村中,蚩尤泉邊的那棵郁翁蒼黑的蚩尤松,傳說當年炎黃二帝與蚩尤在涿鹿大戰(zhàn)時,燒光了那里所有的竹林與樹木,吃盡了林中的梅花鹿,人們也都逃得無影無蹤。戰(zhàn)亂平定后,來了個僧人,在水泉邊建了一座龍泉寺。有一天,一個白胡子老人背著一簍柴跟和尚換飯吃,一個小和尚可憐老人,便用一個窩頭換了老人一捆柴,老人囑咐他把柴栽在水邊。小和尚半信半疑地做了,誰知剛一栽下,干柴就枝動葉展地活了,很快長成一株入云的大松樹。有了樹,人們又陸續(xù)地回來了。龍王堂村西高聳的蚩尤三寨遺址上有一株孤獨的千年老榆樹,樹上有三種葉,年年結一種小青果。
所有的傳說都是先人們的美好憧憬,是聰明的智者們想出來保護樹木的一種方式,也是民間世人們知樹愛樹的唯一選擇。特別是那些古跡或寺廟廢墟上的觀葉老樹,舉著剛勁倔強的積年老枝,俯看年復一年的春種秋收,獨留下一片古意道心。鱗鱗老皮如碑似銘篆刻著歷史的滄桑巨變,承載著風霜雷電對一方人的洗禮,以自身的傷殘老邁凝固成千載的慨嘆,又似張開的一幅巨人的寬肩,讓樹下輪回著的人們享用其百代福佑。
沒有老樹的地方,也不會有神秘傳奇,不曾駐足過英雄圣賢。有老樹的地方,盡管人世代換,后人仍然能從樹上讀出腳下這片古土的積淀厚重。老樹是天地造化的輝光神采,是山川風物的綽約風姿,是一方獨特山水的深情注釋。 李英殊
上一篇:清涼寺的夜晚